•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登录 注册
  • 切换到宽版
  • 指尖摩托       | 购车、用车、养车、修车一体解决方案

    二战风云:摩托车的战斗(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1 14: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网络

            1885年8月30,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Gouttlieb Daimler)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摩托车。这个不起眼的新生事物诞生没多久,凭借自身体积小,机动性好等特点,就被敏锐的军事家们所关注,随即便被投入到战场。经过在战场上不断地“摸爬滚打”,探索改进,到了二战时期,摩托车甚至已经成为了能够左右战局的战术利器。
      当时各参战国都在寻求一款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快速部署的摩托车。最后入选的车型几乎都具有动力储备充足,运行平稳,使用环境要求低(尤其是在严寒地区),成本预算可接受的特点。虽然二战时期汽车发动机、传动组件和车桥技术较一战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为了满足侦查、通信、快速部署等战术要求。不论是纳粹阵营还是反法西斯盟军各国都大量地装备了摩托车。边三轮摩托更是搭载上不同口径的机枪作为巡逻、侦查、机要、传令用。在泥泞不堪的战区,2轮驱动的装甲车甚至轻型卡车都会遭遇陷车故障。反而是装备摩托的轻步兵,凸显出了机动性和火力均衡的优势。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摩托车在具体战例中的战斗表现。
      德军摩托━━坦克装甲车的“犀牛鸟”
      在自然界,犀牛的皮肤虽然坚厚,可是皮肤皱褶之间却是又嫩又薄,一些体外寄生虫和吸血的蚊虫便趁虚而入,从这里把它们的口器刺进去,吸食犀牛的血液。犀牛又痒又痛,可除了往自己身上涂泥能多少防御一点这些昆虫叮咬外,再没有别的好办法来赶走、消灭这些讨厌的害虫。而犀牛鸟正是捕虫的好手,它们成群地落在犀牛背上,不断地啄食着那些企图吸犀牛血的害虫。犀牛浑身舒服,自然很欢迎这些会飞的小伙伴来帮忙。除了帮助犀牛驱虫外,犀牛鸟对犀牛还有一种特别的贡献。犀牛虽然嗅觉和听觉很灵,可视觉却非常不好,是近视眼。若是有敌人逆风悄悄地来袭,它就很难察觉到。这时候,它忠实的朋友犀牛鸟就会飞上飞下,叫个不停,提醒它注意,犀牛就会意识到危险来临,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德军闪击战中,摩托车和坦克装甲车就极像是犀牛和犀牛鸟之间的关系。
      1922年,时任德军步兵连长的古德里安便率先提出要把摩托车以营的编制编组到坦克师中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度坦克师的机动性和加大坦克师在战区纵深推进的速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对坦克进行油料配件的补给、人员运输,以及对敌方反坦克武器进行清理。这让摩托车和坦克装甲车这一对犀牛和犀牛鸟般的好搭档第一次走到了一起。
      虽然古德里安的这一理念刚提出来的时候受到了守旧派将领的反对,但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纳粹高层的认可。
      1939年春天,希特勒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绝密的命令,此项命令的代号为“白色方案”,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像是跟自己斗气,他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改。
      1939年7月,德军的力量已空前强大,纳粹德国几乎白手起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它的陆军已达51个师,内含9个装甲师。还有一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摩托车部队,在德国的语汇中,它被称为“现代化骑兵”,以这样一支力量进攻波兰,拿戈林的话来说,“犹如拈死一只虱子”。
      根据希特勒“白色方案”,德军在8月底9月初进攻波兰。这个时间卡得很准,8月31日,夜幕笼罩欧洲的时候,150万德国军队陆续到达波兰边境。
      9月1日破晓时分,德军大举入侵波兰。这一日后来被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
      天空中,德国机群吼叫着飞向目标区。几分钟之后,波兰军民遭受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当机群与地面进攻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电战”是怎么回事。
      纳粹的装甲师在波兰的领土上疾驰,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纳粹的摩托化步兵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的纵深推进。它们通过错综复杂的通讯系统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演出了人世间前所未见的机械化大屠杀。
      在这场大屠杀中,古德里安率领编有摩托车营的装甲军长驱直入,使得波兰守军顾此失彼,特别是在战场的宽阔地带,摩托车营的快速机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进攻受阻时,参加突击的摩托车编队和步兵编队一起潜伏于坦克后面,一旦突破对方的防御阵地,摩托车编队迅速在对方阵地上横冲直撞,打乱敌方防线,清理对方的反坦克武器,为出现故障的坦克提供帮助。就这样坦克编队和摩托车编队默契配合,优势互补。使得希特勒、古德里安等人潜心钻研的“要像在漆黑的夜里突然像闪电一样去打击敌人”的闪击战理论在空战中得到了最好的运用。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8日,德国装甲师到达华沙外围。9月17日,大局已定,对于一个自尊的民族来说,波兰完了。从此在闪电击战的淫威下,德军又先后横扫了丹麦、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最后又重创了苏联,险些实现了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2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有点儿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4 20: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亿古思今,莫忘历史耻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QQ手机版 流量统计 小黑屋 指尖摩托 鲁ICP备15035114号-1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