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登录 注册
  • 切换到宽版
  • 指尖摩托       | 购车、用车、养车、修车一体解决方案

    企业身份化会阻碍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8 15: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网络

          去市场买东西,并不需要知道卖东西的人是谁。只要所售物品和服务的性价比高,消费者就会喜欢。理想的市场应该是匿名性的,也就是说,大家不在意买卖双方的身份,仅仅在意物品和服务自身的公平交易。匿名性越强的市场,竞争就越充分,秩序也越规范,自然企业创新的动力也就越强。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才有可能逐步发展。对匿名性的强调其实就是对公平竞争的强调。市场的这种性质总是被很多人忘记,甚至不少专家学者根本不知道匿名性的存在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违反匿名性的做法,最常见的就是赋予企业某个身份,一旦具备了某个身份,自然也就不存在匿名性,其结果就是,看似市场交易的环节变成了身份比较,竞争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经济学的这些基本道理看似简单,也容易被人忽视。或者说,许多人压根就没学会和领悟,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企业身份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级别。过去企业讲级别,比如科局级、县处级、市厅级、直到省部级。一个企业对应一定的行政级别,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荒谬做法。当企业获得这个特定级别后,也就拥有了相应的特权,从而在交易中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权寻租。拥有特定身份的企业参与的市场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市场。而缺乏规范的有序的竞争,企业自然也就缺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这是改革前很多企业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过去有一种理论称之为“软约束”理论,是一个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提出来的,这个经济学家写的《短缺经济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且为后来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理论支持。按照科尔奈的说法,企业一旦和政府是一家人,企业的预算约束就变软了,政企关系就如同家人关系,随时可以打破预算。预算不硬,也就意味着企业做不好时,可以向政府要补贴、要各种优惠,即便身处捡金子的行业,也会发生亏损。因为没有人用心去精打细算,进行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
      在现实世界中,随处可以看到,凡是出现预算约束软化的场合,企业总是容易发生亏损。企业就如同被溺爱的孩子,不花心思提高自己,而总是把心思花在如何搞补贴和优惠、如何做大成本费用为自己谋私利等方面。企业改革的关键举措就是让预算约束变硬,这是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只不过科尔奈关注预算约束软化,而忽视了身份的意义,所以看不到这样一种现象:即便预算约束硬化了,但只要存在某些特定的身份,企业照样可以不思进取。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一个省部级企业在一个地区建厂生产,结果发生了污染事件,那么当地政府是否能够有效约束这个企业的行为?恐怕很难,因为企业的级别比当地政府的级别还要高,当地政府没有权利去管束企业的行为。熟悉地方事务的人大概都知道,高级别企业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当地政府依赖其为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但同时又对其可能存在的不受约束的行为表示无可奈何。
      这种特定的身份一开始就让不同身份的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下,自然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这种感受同样存在。比如在大学,假如一个教师混上了一官半职,在申报各种奖励和基金资助时,就会受益匪浅,也就是说,行政职务会大大提高其获奖和获取资助的概率。资源分配不是按市场机制分配,而是按身份分配,这是很多领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根源。当老师的人会痛恨学校的过度行政化,本质上就是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不满。而这种不公主要来自教师的身份化。现在都在提创办国际一流大学,假如不能改变这种按身份分配资源的模式,别说国际一流,即便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都很困难。学校和企业都是一样,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是一个基本原则,没有公平,就谈不上效率。很多人非常机械地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以为强调了公平就没有了效率,这是完全外行式的理解。做不到公平,就别提效率,道理很简单,公平会改变激励,而激励决定效率。
      对企业而言,假如在企业内部不能做到奖勤罚懒,公平分配,那么员工就缺乏积极性,更缺乏对组织的认同感,自然也就没有了干劲。在这种情况下,还谈得上效率吗?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一部分人凭借身份就可以获取很多资源,而大部分人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又何来效率?所以,改革往深的地方走,就只能通过改进公平来提高效率。最典型的领域就是医疗服务。现在经常出现医患关系紧张事件,都归结到医疗资源稀缺上来。问题在于,为什么医疗资源稀缺?所谓稀缺,当然就是相对于目前的需求而言,供给太少。既然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提高供给不是很容易解决问题吗?只不过认真想想,在医疗服务行业,供给不仅仅体现在医院等硬件设施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医生这种软实力上。医院建得再多,没有好医生也形同虚设。实际上现在真正稀缺的是好医生,而不是好医院。大家所讲的好医院,只不过是因为有好医生的存在而变得稀罕的。
      这就回到了前面讲的老问题,为什么好医生变得稀缺?一个关键原因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成为好医生的激励不足。成为好医生,首先得成为医生,也就是学医;其次,愿意努力学习专业,进行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假如说医生这个职业得不到公平分配的眷顾,那么还有谁愿意成为好医生呢?医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学校以及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几乎一模一样。普通的医生没有好的身份,自然得不到好的分配。要成为好医生,投入太大,相比其他行业而言,性价比实在有点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总不能一直要求医生无视这个问题,通过提高自身的境界来改善供给吧。如今的媒体过于渲染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忽略了医生投入过大这个关键问题,自然也无助于改进这个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3 17: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企业就想让马儿跑又不想喂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QQ手机版 流量统计 小黑屋 指尖摩托 鲁ICP备15035114号-1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